August 24, 2005

  • 《再見情書》

    若要選最浪漫的立法會議員, 大概非余若薇莫屬.

     

    除了公開「與老公約好, 下一世再嫁給他」的愛的宣言外, 早前她在專欄中亦曾透露,  三十年前到英國讀書之時, 當時男朋友(也即她現時的丈夫)每日都會寄來一封信, 就是至今她仍依然保存.那時是沒有ICQ, MSN Email, 連長途電話也「一秒光陰一秒金」的年代. 書信可算是唯一的傳情達意方法, 能覓得一年輕小伙子肯天天寫信給她, 到底這是她的本事, 還是她的福氣?

     

    時移世易, 現下要找人提筆寫字已有困難, 天天寫信? 只怕已成絕響.

     

    沒有在異鄉收過寫過信的人, 不會明白書信的意義. 打開公寓信箱前的一刻冀盼, 珍而重之地揭出一箋的蠅楷蝶箋, 已是一種意境. 一份越過汪洋大海萬水千山而來的暖意, 又怎能不叫讀信者恭敬的細閱? 摯友來鴻中的關顧問候, 家書越洋而至的含蓄關愛, 固然令人欣然喜悅. 若鬱沈的信箱開出的竟是紅顏知己的來箋, 那一份交織著患得患失的喜悅, 又是只能意會, 豈能言詮?

     

    可惜近年被父母送出外國的留學生, 就是含著銀匙出生的二世祖多, 勤工儉學的文藝青年少. 空有一手打 WINNING 11 打得出神入化的嫩手, 卻無寫得一手蠅頭小楷的本事. 當然就更偟論要寫一篇含情蜜意卻又不失大體的情書. 能模仿出一手漫畫海報體的小男小女生倒有一堆, 難怪現下的愛情都是即食現實的多, 細水流長的少.

     

    換回了三十年前, 一個男生儘管其貌不揚, 抑或有少許家庭背景的缺憾, 只要寫得一手好情書, 其他的都變得不成障礙. 因為佳人打開信封, 看著段段的鐵畫銀鉤, 卻能盛載頁頁的細細柔情, 久而久之, 就是不心動也會懷有一份關愛. 即使不能嬴得伊人芳心, 至少都得到一份被視為博學君子的崇敬. 當然, 那份崇敬又有幾許會化為情意, 就是後話.

     

    至於人生之中其中一個最大的懲罰, 莫過於重讀昔日的舊信或舊照片. 頃閱之時, 想到人生之中, 燒燬過幾本的日記, 疏遠過多少曾經相熟的朋友, 錯過了幾許的大好良緣, 還有埋葬過多少封寄不出或收不下的情書, 都是一杯嚥不下的苦杯. 曾經的椎心蝕骨, 倒頭來原來都只是在這幾頁紙張之間.

     

    寫於零五年八月二十四日 假期之前

     

    <<後記>>

     

    香港政壇, 走了一個陳太, 幸而還有余若薇, 兩人都是事業得意之餘, 也覓得如意郎君共偕到老, 難怪每次上鏡, 都是春風滿面. 就是不看政治修為, 都已看出陳余二人與別不同. 也叫一眾傲然於高處而不勝寒的事業女性們心懷七分羨慕, 三分妒嫉.

Comments (4)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