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June 2006

  • 《一將功成》


    早前看過詹瑞文的《萬世歌王》, 其中一幕提及了不少過氣歌手的名字, 一時之間, 卻讓我想起幾年前台灣 BMG 力捧的少女組合 “4inLove”.


     


    當年BMG籌備兩年耗資千萬, 推出了全球第一組所謂「虛擬偶像組合」, 找了四個活力美少女為藍本, 再以虛擬她們的3D動畫人物、漫畫及電視宣傳等為噱頭, 全力催谷這新晉組合. 她們以四種天氣為藝名: CloudieSunnieRainieWindie. 算是十分易記.


     


    記得當年初識 4inLove, 大概是剛入大學不久. 對她們的印象, 大概就如一般的青春少女組合---- 都拍著濫用柔焦鏡的MV, 還有影那些像在鏡頭前呵了一層氣的朦朧硬照, 讓他們看起來都像很清麗. 不過, 她們的出現, 也算是為厭惡了Twins 那種「孖裝 AV 女優」味的人們, 提供了另一選擇.


     


    誠如不同的少女組合, 出過兩張唱片之後, 少了 above-the-line support, 她們也就漸漸被大眾遺忘, 然後就是拆伙, 最後各散東西. 四人之中, 由於 Rainie 的廣東話比較好, 在外地宣傳的時候, 往往都代表另外幾人回答問題, 於是她發展的機會也較另三人多, 漸漸, 人們也開始記得她的中文名字 ----楊丞琳, 也就是日後我們的「可愛教主」. 至於另外三人, 後來卻在娛樂圈載浮載沉, 未有太大的起色, 其中一位還轉了行, 當上了空中小姐.


     


    當年躊躇滿志準備踏進這流行磅戰場的前夕, 會不會都有人跟Cloudie, SunnieWindie 說過: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外面的世界很無奈, 成年人的成敗得失, 都不是以能力決定.? 年輕時候, 或許都只當這是別人的嘮叨, 但當嘗盡了起落, 領會了一將功成萬骨枯的無力感後, 她們可能對這句話已領略了一點, 同時, 卻也已到了人生的對岸, 回不了昔日人生彼岸的一方.


     


    寫於零六年六月二十五日 想從重複的事件中求變之時


     



     


    (胡越山, 張立基, 黎明詩, 周影, 梁雁玲., 吳婉芳, 這些名字, 你還記得多少個?)

  • 《新紮師妹》

    偶爾路過時裝店, 一聽店內播著的歌, 旋律尚算清麗, 不過卻配著不知所謂的歌詞. 及後回家一找 原來唱歌的是薜凱琪.


     


    一直對薜凱琪的印象不深, 只知她是在我身在異鄉的時候菡萏初展的新人. 當時正值是我閉門謝客之期, 因此曾經有好幾個月, 我也是只聞其名, 未知其貌. 到了我從彼邦回港之時, 她已頭角崢嶸, 前呼後擁, 成了娛樂圈的又一新勢力.


     


    初識薜凱琪, 只記得她有一雙清亮的瞳眸, 還有臉頰上那一顆恰如神來之筆的痣, 確是甚有鄰家少女之氣. 活脫就是從八十年代少年漫畫 《橙路》跳出來的那個阿光 #. 後來一次在 MV 之中細看, 她那一緊抿雙唇的神情, 卻又竟是如此的若柔還剛, 就像鎖結著一份不向命運妥協的倔強. 細看之下, 竟有點似在文革浩劫中被折磨至死的女烈士張志新 ##.


     


    在地鐵站的燈箱前一看, 卻見她又有新戲上畫. 但是除了為她那真的很壹本便利的可愛臉之餘, 實在想不到看這片的理由. 配著那慘白的廣告燈箱, 她的臉真很白, 白得很透徹, 讓我們窺見了甚麼是「人工美」. 不幸地, 我們已覺得電影熒幕中的她十分清麗動人. 在這物欲橫流的社會, 期望她散著一份淡如荷菊的逸氣? 只怕是太不切實際.


     


    寫於零六年六月十八日 再從機場而歸之後一日


     



     


     (真的有貌似薛凱琪的新紮師妹嗎?  還是引用高先生那句名言 「咪反斗啦」)


     


     


    :


     


    # 有關《橙路》的阿光 (link)  


    ## 有關張志新 (link)


    薜凱琪 《糖不甩》  (link)


    薜凱琪 《糖不甩》 歌詞 (link)


     


     


    《後記》


     


    本人身邊有一貌有五至六分似薛凱琪的友人, 心地善良, 品行良好, 正值單身, 因此本人斗膽一作小人向各位才學之士呼籲, 如欲結識, 還請留言告知. 品格審查通過之後, 趙某自當代為轉告當事人. 為免向隅, 欲問從速.


     

  • 《黃金三十秒》

     


    近日俗務纏身, 忙中讀報偷閒, 卻從舊聞報導之中得悉, 原來前陣子英國某大學有研究指出, 女士通常可在30秒對話內就能夠決定和對方是否「一拍即合」再次約會, 比起男士們更「速戰速決」.


     


    負責研究的赫德福德郡大學心理學家威斯曼, 100人參加的500個閃電約會中歸納結果 ,顯示出45%女性在少於30秒就決定對象是否合拍, 而在30秒就能判斷的男性卻僅22, 男士平均更需時分半鐘才能下判斷. 研究亦指, 女士的決定關鍵是男方的開場白, 而且女士在選擇約會對象方面比男性挑剔, 不會退而求其次.


     


    如此推論, 是否就說百分之四十五的良緣都是在開場白內的「黃金三十秒」中就定勝負? 三十秒,別說來不及了解. 只怕連樣子也來不及記住. 比見工面試更具效率之餘, 甚至比日本武士比劍時的一擊必殺, 還要快要準要狠.


     


    或許是現下生活的節奏太快, 容不下男女之間有相互了解這一環? 再說, 雖然良緣本該在於了解, 只是了解還是必須在雙方都願意下才能順利進行的行為, 若對方一早就沒有讓你了解的企圖, 那即使浪費多少的心血也只是徒然. 而且即使讓你認識和看楚了對方, 那也不代表這必然是一場滿意的愛情; 正如香港隊極度了解巴西隊的戰略, 但得勝的機會率有多少?**


     


    所以到了最後, 負責研究的威斯曼教授還是「教路」說道, 男生們最好還是得好好掌握住那「黃金三十秒」, 說些幽默與旅行遊歷之類的話題就最穩陣. 要是開場白就說甚麼「我有一個政治學博士學位」、 「我最喜歡看的書是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之類的廢話, 則與趕客無異矣.


     


    <<Xanga 炒冷飯系列之八>>


     


    重寫於零六年四月二十九日 把軀殼暫時就當不屬我之時


     


    部分資料來自零六年四月明報《女性30秒決定第二次約會》;


    * 另第四段文字擇自涂大導日記 (http://www.xanga.com/derricktao)


     





     




    (從地鐵廣告牌中知悉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已改編成舞台劇, 並將於下月公演. 想到上述的研究, 實在不該妄想有人會與我同看)


     


    *****************************************************************************


     


    《一個月後的後記---- 特別送給涂大導》


     


    早前當我嘗試在雅虎台灣尋找 「萬曆十五年」的資料之時, 一開出就是我的 xanga, 第二個就是你的, 看來我們的趕客命運, 也是命中注定; 唯一不同之處, 就是你已上岸. 我卻仍自在《萬曆十五年》, 還準備開始《大義覺迷錄》.


     


    後記於零六年六月五日 神龍啊請你現身之時


     



    (命運, 有時實在欺人太甚, 把人類狎玩得無話可說)